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發布時間: 2021-10-13 08:30
摘要:圍繞甲烷直接催化制甲醇技術的研究情況,從反應溶劑、氧化劑、催化劑三個方面對國內外的研究新進展進行了綜述,分析了該技術目前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研究方向。針對目前技術存在的甲烷轉化率低、產物易深度氧化問題,提出要實現甲烷直接催化制甲醇技術的工業化應用,需要進一步改善反應條件,深入研究反應機理,設計開發出高活性、高穩定性的新型復合催化劑。 關鍵詞:甲烷;甲醇;直接合成;反應溶劑;氧化劑;催化劑
發布時間: 2021-09-17 14:29
前言 由于我國經濟消費結構的影響,我國成品油消費市場柴汽比(柴油用量與汽油用量之比)較高,我國成品油消費市場柴汽比大約在2:1以上,遠大于歐洲成品油消費市場柴汽比的1:1,和北美成品油消費市場柴汽比的0.2:1。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內柴油日益緊俏,未來我國經濟仍將保持高速度發展,與煉油工業密切相關的用油大戶——交通運輸部門的車輛保有量仍將保持每年9%以上的增長速度,民航運輸量、鐵路運輸量、水運量均逐年增長,由此帶來國內對柴油需求的急速增長。因此調整生產結構、優化工藝增加柴油產量,應做為煉廠今后長期的重要任務。
發布時間: 2021-09-14 14:12
摘要:以鉑為活性組分,氧化鋁顆粒、單晶硅片及單晶硅片支撐的氧化鋁薄膜為載體,制備了甲醇室溫催化燃燒催化劑,研究了載體種類、載體性質、制備方法及鉑負載量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所制備的催化劑均可使甲醇在室溫下燃燒;作為甲醇燃燒催化劑的載體,氧化鋁優于單晶硅,薄膜狀氧化鋁優于顆粒狀氧化鋁。當載體種類和性質均相同時,化學分散法制備的催化劑活性高于磁控濺射法。就活性組分而言,增大其負載量并不一定能提高催化活性,本實驗中,當鉑的負載量下降兩個數量級后,單位質量鉑上甲醇的轉化量提高了26倍。 關鍵詞:室溫;催化燃燒;薄膜;載體
發布時間: 2021-09-13 11:13
摘要:針對煙氣中NO選擇性催化氧化工藝,從催化機理、催化活性、抗硫及抗水蒸氣等方面總結分析了活性炭、分子篩、貴金屬及金屬氧化物4類催化劑催化氧化NO的性能及其研究進展。其中,活性炭類催化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料改性及新型材料的制備;分子篩及其負載型催化劑的研究重點在于降低催化劑活性溫度窗口;貴金屬類催化劑活性較好,但過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工業化應用;金屬氧化物催化劑活性高、成本低廉,并可通過多種金屬氧化物復配改善其催化性能,為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NO氧化工藝。 關鍵詞:煙氣脫硝;NO;催化劑;選擇性催化氧化法;活性炭;分子篩;貴金屬;金屬氧化物
發布時間: 2021-09-02 16:06
林代峰,張臻,羅永晉,錢慶榮,陳慶華 摘要:詳細闡述了Cu基催化劑的研究進展,重點從催化劑的反應機理、構效關系和活性位點進行了討論。此外還概述了貴金屬催化劑、In2O3基催化劑和其他新型催化劑的最新進展,以增強當前對CO2加氫制甲醇的理解。最后,對現有催化劑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 二氧化碳加氫; 甲醇; 催化劑; 反應機理; 構效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7-08 09:53
醋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其生產方法主要有乙醛氧化法、烯烴直接氧化法及甲醇羰基化法。乙醛氧化法在常壓、60℃下乙醛的轉化率達到95%,但因該法所采用的有機汞催化劑對環境污染嚴重,目前已經被逐漸淘汰;烯烴直接氧化法則因其原料(丁烷、石腦油等)轉化率較低、產品分離工藝復雜、成本高等因素使其競爭力受到了限制;甲醇羰基化法合成醋酸的工藝路線具有甲醇轉化率高、副產物少等優點,逐漸成為合成醋酸的主流方法。由美國孟山都(Monsanto) 公司開發的甲醇低壓羰基合成醋酸工藝自20 世紀60 年代末開發投產以來,目前已成為世界生產醋酸的主要生產方法。該工藝采用銠的鹵化物為催化劑、碘甲烷為促進劑,在壓力218~310 MPa 和溫度175~185 ℃下實現了甲醇和一氧化碳羰基合成醋酸。
發布時間: 2021-07-05 08:40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有著不可缺失的作用,而催化劑的純度、用量、密度因素等都對化學反應的速度有很大的影響,對催化劑工藝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銅系一氧化碳低溫變換催化劑在制造工藝改進時常會碰到雜質、溫度限制的問題,本文就對銅系一氧化碳低溫變換催化劑的改進方法進行探討和分析。 銅系一氧化碳;催化劑;改進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6-29 17:16
CO作為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來源較為廣泛。工業爐窯、冶金工業以及機動車尾氣排放等方式均會造成CO大量排放,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催化燃燒技術是廣大學者公認的有效限制并消除CO的主流技術,可通過引入催化劑的方式實現CO的低溫高效轉化,已在汽車尾氣排放、CO優先氧化等低溫催化氧化領域形成了產業化應用,且效果顯著。Cu-Ce復合氧化物催化劑以其低溫高效、壽命長且廉價等優點備受關注,成為應用于CO催化燃燒的首選催化劑。本文綜述近年來Cu-Ce體系催化劑上CO催化燃燒反應的研究進展,列舉了不同的催化劑制備方法,概括了Cu-Ce催化劑的結構形貌-性能關系與載體-活性組分的強相互作用規律(尺寸效應、界面效應),闡述了分析了基于表征技術、原位實驗與反應動力學等方法下得到不同反應路徑之間的差異,總結出CO催化燃燒微觀反應機理。同時根據不同工業廢氣中CO濃度的變化特點,介紹了中科院力學所高效潔凈燃燒課題組近些年的相關工作進展:以轉爐煉鋼過程中產生的轉爐放散煤氣(CO≤35%)為例,設計制備出低溫高效CuCe0.75Zr0.25Oy催化劑,并進一步合成工業級蜂窩陶瓷催化劑,提出了CO自持催化燃燒技術,探究得到寬CO濃度范圍(1%-20%)條件下的CO催化燃燒反應規律(誘導階段、熱飛溫及熱自持階段),確定了較為詳細的CO催化燃燒反應路徑(M-K和L-H機理)與穩燃機制(貧燃極限、穩燃溫度場、換熱特性),為轉爐放散煤氣從所需燃氣引燃到自身能量回收利用的雙向節能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最后對CO催化燃燒反應研究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未來CO催化燃燒反應機理研究可從新型高效納米Cu-Ce催化劑出發,尋找精細的形貌可控催化劑制備方法與規?;a技術,制得活性位原子利用率高、持久高效的催化劑,采用先進的原位表征實驗技術與理論模擬計算方法,深入研究催化劑載體-活性組分相互作用演化規律,開展CO催化燃燒吸附-反應-脫附過程的定性定量研究,以期豐富CO催化燃燒安全控制理論,同時加強產學研間的結合,讓催化劑從實驗室走向實際工業應用中去,切實考察長時間復雜煙氣環境下催化劑的各項性能,促進工業節能減排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Cu-Ce催化劑;CO;催化燃燒;構效關系;反應機理
發布時間: 2021-06-28 14:15
二氧化碳(CO2)催化加氫制備甲醇等重要化工原料是一項具有前景的碳循環利用技術。目前,該技術的核心挑戰是開發出高活性、高選擇性和高穩定性的CO2加氫催化劑。相比于傳統的銅基催化劑,銦基催化劑有較高的甲醇選擇性和高溫穩定性,近年來受到學術界的關注。然而,目前人們對In基催化劑CO2加氫反應機理和催化本質等科學問題的認知尚未形成統一理論。本綜述總結了催化劑制備、反應機理研究與熱力學分析、催化劑結構表征方法等進展。針對目前存在的單程轉化率不高、催化劑穩定性不足等問題,提出未來研究方向包括引入新的助劑或活性組分,設計特殊結構的催化劑以及耦合分子篩等。
發布時間: 2021-06-23 09:01
主要介紹了甲烷化催化劑的主要組成和催化機理,并從空速、循環量、壓力、溫度、模值等方面分析了影響甲烷化催化劑活性因素,結合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調整催化劑運行參數,從而使催化劑維持高的活性,增加催化劑的使用壽命。
發布時間: 2021-05-10 22:31
簡要介紹了甲烷自熱制合成氣的研究進展,重點從催化劑活性組分、載體、助劑方面介紹了自熱重整反應常用的負載型金屬催化劑,支出了聯合活性組分和功能型載體是大規模自熱重整制氫的發展熱點。
發布時間: 2021-04-25 08:35